白沙古镇乡村旅游项目位于柳州市鱼峰区南面,2022年10月,入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入围后,鱼峰区白沙镇凭借优良地理位置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千年古镇 螺韵白沙”乡村旅游品牌,推动露营基地成为“周边游”“露营地”新热点和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形成白沙古镇-青龙双洲采摘基地-跑垒平露营基地连片旅游区。数据显示,2022年鱼峰区旅游总人数901.69万人,同比增长0.6%;旅游总消费106.06亿元,同比增长4.2%。分析白沙古镇乡村旅游项目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具备历史印记。连接柳江与古镇的码头,老龙眼树,紧凑的老街,土地庙,老房修旧如旧、新房“穿衣戴帽”工程彰显了古镇的历史印记;二是富含红色基因。粤东会馆——曾是地下党的秘密联络基地;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顺利。旅游片区的四个点已通过乡村道路、骑行道、步行道完成串联,古镇的乡村振兴展馆,古镇文史馆、螺蛳粉原材料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中。
根据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创建流程和要求,结合旅游的差异原则,建议:
一、寻根溯源,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以粤东公馆核心,制定工作方案,责任到人,分阶段、多渠道开展寻根溯源工作,全面、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按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要求,研究依托粤东公馆衍生相关旅游点,注入丰富文化内涵,串联打造完整红色教育旅游路线;加大对场景布置的投入力度,设置沉浸体验环节,将红色文化内涵具象化,使游客更易接受、更难忘怀。
二、明确定位,创新宣传途径和方式。
结合白沙古镇打造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的定位,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游客群体年龄、地域及消费能力等,明确宣传主体,选择合适的宣传途径。如露营群体以80、90后为主,此类人群接收信息95%来自于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新媒体,因此,需与相关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定位宣传;创新理念,依托大宣传开展小宣传,使宣传更精细化、更平民化、更接地气。如开展视频宣传大赛、文创产品大比武等主题活动,鼓励和支持全民主动投身宣传古镇事业,以点带面,由小到大,小宣传也能发挥大作用。
三、因地制宜,积极培植特色产业
结合白沙镇不宜大面积种植螺蛳粉原材料的土地条件,转变思路,加大对特色产业的精细化种植,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赋予产品文化内涵等方式,打造其专属、独特的产业品牌;着力发展螺蛳粉文创产业。规划建立文创园区,通过免租的形式,吸引画家和手工艺人的入驻创作,将螺蛳粉文创园打造成为古镇景观之一;建立农产品购销市场,鼓励周边农民集中售卖农产品和传统美食,降低农户农产品转运成本,满足游客购物需求,顺应市场潮流,发展市集经济。
白沙古镇乡村旅游项目位于柳州市鱼峰区南面,2022年10月,入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入围后,鱼峰区白沙镇凭借优良地理位置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千年古镇 螺韵白沙”乡村旅游品牌,推动露营基地成为“周边游”“露营地”新热点和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形成白沙古镇-青龙双洲采摘基地-跑垒平露营基地连片旅游区。数据显示,2022年鱼峰区旅游总人数901.69万人,同比增长0.6%;旅游总消费106.06亿元,同比增长4.2%。分析白沙古镇乡村旅游项目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具备历史印记。连接柳江与古镇的码头,老龙眼树,紧凑的老街,土地庙,老房修旧如旧、新房“穿衣戴帽”工程彰显了古镇的历史印记;二是富含红色基因。粤东会馆——曾是地下党的秘密联络基地;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顺利。旅游片区的四个点已通过乡村道路、骑行道、步行道完成串联,古镇的乡村振兴展馆,古镇文史馆、螺蛳粉原材料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中。
根据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创建流程和要求,结合旅游的差异原则,建议:
一、寻根溯源,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以粤东公馆核心,制定工作方案,责任到人,分阶段、多渠道开展寻根溯源工作,全面、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按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要求,研究依托粤东公馆衍生相关旅游点,注入丰富文化内涵,串联打造完整红色教育旅游路线;加大对场景布置的投入力度,设置沉浸体验环节,将红色文化内涵具象化,使游客更易接受、更难忘怀。
二、明确定位,创新宣传途径和方式。
结合白沙古镇打造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的定位,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游客群体年龄、地域及消费能力等,明确宣传主体,选择合适的宣传途径。如露营群体以80、90后为主,此类人群接收信息95%来自于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新媒体,因此,需与相关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定位宣传;创新理念,依托大宣传开展小宣传,使宣传更精细化、更平民化、更接地气。如开展视频宣传大赛、文创产品大比武等主题活动,鼓励和支持全民主动投身宣传古镇事业,以点带面,由小到大,小宣传也能发挥大作用。
三、因地制宜,积极培植特色产业
结合白沙镇不宜大面积种植螺蛳粉原材料的土地条件,转变思路,加大对特色产业的精细化种植,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赋予产品文化内涵等方式,打造其专属、独特的产业品牌;着力发展螺蛳粉文创产业。规划建立文创园区,通过免租的形式,吸引画家和手工艺人的入驻创作,将螺蛳粉文创园打造成为古镇景观之一;建立农产品购销市场,鼓励周边农民集中售卖农产品和传统美食,降低农户农产品转运成本,满足游客购物需求,顺应市场潮流,发展市集经济。
下一篇: 关于健全脱贫户有序退出机制建议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