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11-24 10:40    来源: 民盟柳州市委   
分享本文至: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其中就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从信贷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多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柳州需结合市场及宏观政策的变化,主动调整我市民营企业融资政策,坚持政策措施实化、具化,同时积极宣贯政策工具箱变动,让民营企业经营者能够放心大胆地参与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来,引入更多优质的民营企业到柳投资、生根、发展壮大,为柳州的产业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助力柳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优秀做法

(一)台州市:大力发展小微金融专营机构,台州市三家城商行在全国设立444家分支机构,全市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和民间融资服务中心333家。深化联合授信机制和联合会商帮扶机制,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服务收费、适当降低保费,创新推出年审型、匹配型、分期型和循环型四种还款方式,合力帮助民营企业和投资项目渡过难关。

(二)成都市: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实施科技金融资助政策,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社会资本”协同支持机制,对科技型企业在创新创业活动中为获取社会金融资源支持而给予的经费补助,实现财政金融联动,降低融资成本。

(三)佛山市:设立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专项资金 ,联合合作保险机构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产品,为佛山市内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增信服务,缓解初创期企业融资难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将合作保险机构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综合费率上限降至2.4%,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温州市:全国首创技术产权证券化交易产品,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产权作为反担保质押物获得地方金融机构增信,将贷款债权构建资产池发行资产,面向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技术产权获得低成本融资提供了新路径。探索开展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以信用为基础,将企业存货、机器设备、无形资产、拆迁指标等近30种不属于传统抵(质)担保物范畴的资产以授托方式盘活为可贷资产,实行“整园授信、入园即贷”,配套建立“贷前”信用评价、“贷中”审查备案、“贷后”风险缓释机制,激活了巨量“沉睡资产”,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二、具体建议

为确保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我市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民营企业融资方面存在问题及各地做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增加信贷资源:通过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进一步强化供应链融资担保产品,以供应链、产业链融合为关键,以组建平台、畅通融资为抓手,建立并持续扩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整合政府、银行、担保、保险、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资源,完善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降低民营企业交易成本、操作成本和融资成本,确保供应链金融运行效率稳步提升,服务好我市民营企业。设立质押融资专项资金池,金融机构发生坏账后,给予本金坏账损失部分补助;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对开展质押贷款业务的贷款人给予利息一定额度的补助,有效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

(二)降低融资成本:引进专业信用评级公司,结合我市民营企业实际情况,设计评级模型,为银行保险机构提供参考,破除民营企业评级低、评级难问题。主管部门积极走访各园区、各商圈民营企业,建立优质企业、潜力企业服务名单,为名单内企业匹配“一对一”的“伙伴银行”进行专项对接,在信贷准入、额度审批、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建议研究更广泛的贴息服务,由市本级财政、各城区财政对贷款民营企业给予一定年度的保险费、贴息资助,实实在在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三)开放融资渠道:建议由市金投集团、产业集团研究,设立民营企业投资母基金,筹集融资风险基金,引入市场战略投资者,消除过去仅由少数机构承担民营经济融资所形成的风险损失,激发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化融资、专业化融资的进一步发展。

(四)发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助推金融中介机构良性发展,促进和监督社会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行为的规范,促进本地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将金融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纳入新阶层人士界别,人大、政协可酌情增加行业协会代表、委员名额,通过参政议政,为民营企业反馈呼声和需求,把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中的知识分子组织起来,对其中的重点人士进行重点培养,引导他们为经济发展发挥作用,通过强化他们的积极性和荣誉感,更有力的为企业解决融资、人才、技术、转型升级等问题。

【打印正文】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190117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53号

专题专栏
关于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11-24 10:40    来源: 民盟柳州市委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其中就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从信贷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多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柳州需结合市场及宏观政策的变化,主动调整我市民营企业融资政策,坚持政策措施实化、具化,同时积极宣贯政策工具箱变动,让民营企业经营者能够放心大胆地参与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来,引入更多优质的民营企业到柳投资、生根、发展壮大,为柳州的产业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助力柳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优秀做法

(一)台州市:大力发展小微金融专营机构,台州市三家城商行在全国设立444家分支机构,全市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和民间融资服务中心333家。深化联合授信机制和联合会商帮扶机制,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服务收费、适当降低保费,创新推出年审型、匹配型、分期型和循环型四种还款方式,合力帮助民营企业和投资项目渡过难关。

(二)成都市: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实施科技金融资助政策,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社会资本”协同支持机制,对科技型企业在创新创业活动中为获取社会金融资源支持而给予的经费补助,实现财政金融联动,降低融资成本。

(三)佛山市:设立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专项资金 ,联合合作保险机构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产品,为佛山市内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增信服务,缓解初创期企业融资难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将合作保险机构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综合费率上限降至2.4%,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温州市:全国首创技术产权证券化交易产品,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产权作为反担保质押物获得地方金融机构增信,将贷款债权构建资产池发行资产,面向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技术产权获得低成本融资提供了新路径。探索开展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以信用为基础,将企业存货、机器设备、无形资产、拆迁指标等近30种不属于传统抵(质)担保物范畴的资产以授托方式盘活为可贷资产,实行“整园授信、入园即贷”,配套建立“贷前”信用评价、“贷中”审查备案、“贷后”风险缓释机制,激活了巨量“沉睡资产”,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二、具体建议

为确保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我市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民营企业融资方面存在问题及各地做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增加信贷资源:通过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进一步强化供应链融资担保产品,以供应链、产业链融合为关键,以组建平台、畅通融资为抓手,建立并持续扩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整合政府、银行、担保、保险、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资源,完善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降低民营企业交易成本、操作成本和融资成本,确保供应链金融运行效率稳步提升,服务好我市民营企业。设立质押融资专项资金池,金融机构发生坏账后,给予本金坏账损失部分补助;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对开展质押贷款业务的贷款人给予利息一定额度的补助,有效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

(二)降低融资成本:引进专业信用评级公司,结合我市民营企业实际情况,设计评级模型,为银行保险机构提供参考,破除民营企业评级低、评级难问题。主管部门积极走访各园区、各商圈民营企业,建立优质企业、潜力企业服务名单,为名单内企业匹配“一对一”的“伙伴银行”进行专项对接,在信贷准入、额度审批、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建议研究更广泛的贴息服务,由市本级财政、各城区财政对贷款民营企业给予一定年度的保险费、贴息资助,实实在在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三)开放融资渠道:建议由市金投集团、产业集团研究,设立民营企业投资母基金,筹集融资风险基金,引入市场战略投资者,消除过去仅由少数机构承担民营经济融资所形成的风险损失,激发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推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化融资、专业化融资的进一步发展。

(四)发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助推金融中介机构良性发展,促进和监督社会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行为的规范,促进本地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将金融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纳入新阶层人士界别,人大、政协可酌情增加行业协会代表、委员名额,通过参政议政,为民营企业反馈呼声和需求,把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中的知识分子组织起来,对其中的重点人士进行重点培养,引导他们为经济发展发挥作用,通过强化他们的积极性和荣誉感,更有力的为企业解决融资、人才、技术、转型升级等问题。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