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核污水监测管控力度,促进海洋养殖业良好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09-27 17:08    来源: 民盟柳州市委   
分享本文至:

824日,日本向海洋首次排放的核污水共计200多吨,首批计划排放的7800吨核污水,福岛目前核废水约140万吨,数量巨大,从开始排放核污水到彻底完成排放估计要花至少30年。根据2021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我国海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球60%以上。按当年价格计算,海洋渔业产值中海水产品产量3387.24万吨,海水产品产值6605.42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51.46万吨,产值2303.72亿元;海水养殖面积2025.51千公顷,海水养殖产量2211.14万吨,产值4301.70亿元,海水养殖则以鱼、虾、贝、藻及其他海生生物等;海洋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4375.93亿元。海水加工产品1708.81万吨,海洋渔业一二三产从业人员2000万人以上。随着日本大量核污染水排海,必定会长期对我国的海洋安全、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海洋工业、海产品服务业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我国的海洋养殖业:一是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大、地域广、种类多,应对核污染水排海事件能力弱;二是国内涉核污染法律体系有待建立健全;三是应对日本核污染水排在海产品养殖区域监测有待加强,海产品进入流通市场检测体系有待建立完善;四是涉核海产品检测技术人才相对偏少。

为此,建议:

一是完善国内海洋法的内涵建设,做到涉核事件处置有法可依。尽快启动应急程序,建立健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应急体系。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是长期性的,对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造成的损失目前有《伦敦倾废公约》、《1996年议定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法律依据可以进行追责。全国人大、生态环境部、海事、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要加快健全海洋保护法内涵,完善国内海洋涉核对海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渔业捕捞、渔业养殖、粮食安全、渔民生计及追责等立法内容,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广大海洋养殖业主、从业人员的利益。特别是增加国外核污水随着洋流流入我国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产品养殖区域造成污染事件进行追责、理赔等方面内容,真正做到海产品养殖、经营管理、追责、理赔等方面有国际法可依,也有国内法可保障。

二是加强对海域洋流变化监测,确保海洋产品养殖区的安全。国家及地方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太平洋和辖区的海域洋流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时刻掌握日本核污染水在海域的流向,通过网络、广播电视、通告公告、通知、函等方式,及时向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海事等主管部门沟通;使相关部门和海产品养殖业主能及时应对日本核污染水在海产品养殖区域重点监测、提出解决办法,国家层面鼓励海产品养殖业主保险购买,财政适当补贴,保险部门要完善涉核海产品养殖报险、理赔程序,尽可能降低海产品养殖业主的损失,确保辖区海产品养殖区的安全。

三是尽快构建海产品进入流通市场检测体系,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沿海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海事、工信、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商贸等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快建设辖区海产品养殖区域海水和养殖海产品的监测检测体系。针对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大,地域广,种类多的特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健全、完善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市场流通管理,提高监测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保障国土安全、环境安全、海洋安全,保证国民饮食、生命安全。加强海产品码头上岸、运输、销售各环节的检测检验工作;海关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走私海产品行为,发现一例严惩一例,确保没有受到核污染的海产品进入农贸市场、超市、菜市、餐桌,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海产品,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国民饮食、生命安全。

四是加快涉核海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涉核海产品检测检验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要加快培养涉核产品检测检验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为国家提供涉核产品检测检验专业人才;加快推进各级涉核海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各级部门涉核海产品检测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增加涉核海产品检测检验仪器设备采购,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的检验检测水平,保障国民饮食和生命安全。

【打印正文】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190117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53号

专题专栏
关于加大核污水监测管控力度,促进海洋养殖业良好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09-27 17:08    来源: 民盟柳州市委   

824日,日本向海洋首次排放的核污水共计200多吨,首批计划排放的7800吨核污水,福岛目前核废水约140万吨,数量巨大,从开始排放核污水到彻底完成排放估计要花至少30年。根据2021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我国海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球60%以上。按当年价格计算,海洋渔业产值中海水产品产量3387.24万吨,海水产品产值6605.42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51.46万吨,产值2303.72亿元;海水养殖面积2025.51千公顷,海水养殖产量2211.14万吨,产值4301.70亿元,海水养殖则以鱼、虾、贝、藻及其他海生生物等;海洋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4375.93亿元。海水加工产品1708.81万吨,海洋渔业一二三产从业人员2000万人以上。随着日本大量核污染水排海,必定会长期对我国的海洋安全、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海洋工业、海产品服务业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我国的海洋养殖业:一是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大、地域广、种类多,应对核污染水排海事件能力弱;二是国内涉核污染法律体系有待建立健全;三是应对日本核污染水排在海产品养殖区域监测有待加强,海产品进入流通市场检测体系有待建立完善;四是涉核海产品检测技术人才相对偏少。

为此,建议:

一是完善国内海洋法的内涵建设,做到涉核事件处置有法可依。尽快启动应急程序,建立健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应急体系。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是长期性的,对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造成的损失目前有《伦敦倾废公约》、《1996年议定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法律依据可以进行追责。全国人大、生态环境部、海事、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要加快健全海洋保护法内涵,完善国内海洋涉核对海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渔业捕捞、渔业养殖、粮食安全、渔民生计及追责等立法内容,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广大海洋养殖业主、从业人员的利益。特别是增加国外核污水随着洋流流入我国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产品养殖区域造成污染事件进行追责、理赔等方面内容,真正做到海产品养殖、经营管理、追责、理赔等方面有国际法可依,也有国内法可保障。

二是加强对海域洋流变化监测,确保海洋产品养殖区的安全。国家及地方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太平洋和辖区的海域洋流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时刻掌握日本核污染水在海域的流向,通过网络、广播电视、通告公告、通知、函等方式,及时向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海事等主管部门沟通;使相关部门和海产品养殖业主能及时应对日本核污染水在海产品养殖区域重点监测、提出解决办法,国家层面鼓励海产品养殖业主保险购买,财政适当补贴,保险部门要完善涉核海产品养殖报险、理赔程序,尽可能降低海产品养殖业主的损失,确保辖区海产品养殖区的安全。

三是尽快构建海产品进入流通市场检测体系,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沿海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海事、工信、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商贸等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快建设辖区海产品养殖区域海水和养殖海产品的监测检测体系。针对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大,地域广,种类多的特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健全、完善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市场流通管理,提高监测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保障国土安全、环境安全、海洋安全,保证国民饮食、生命安全。加强海产品码头上岸、运输、销售各环节的检测检验工作;海关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走私海产品行为,发现一例严惩一例,确保没有受到核污染的海产品进入农贸市场、超市、菜市、餐桌,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海产品,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国民饮食、生命安全。

四是加快涉核海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涉核海产品检测检验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要加快培养涉核产品检测检验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为国家提供涉核产品检测检验专业人才;加快推进各级涉核海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各级部门涉核海产品检测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增加涉核海产品检测检验仪器设备采购,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的检验检测水平,保障国民饮食和生命安全。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