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1-03-05 15:35    来源: 民盟柳州市委   
分享本文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是基层群众的需求,也是新形势下简政放权改革的要求。目前各县区所辖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已建成政务服务网点,但对建设和运行情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基层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目前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整体上都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在公共服务上体现出“表面化”、“粗放化”的特点,基本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意志执行任务,协同机制匮乏且群众参与度较低,导致基层服务网点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低下,且空岗情况严重

二是基层政务服务事务繁杂。

(一)办事指南没有更新。基层政务服务网点办理事项繁杂,所使用的办事目录及操作指南大部分为2010年全市统一梳理版本,没有更新。

(二)办理事项参差不齐。部分先进基层服务网点如柳南区河西街道,已试点开展基层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改革;而一些基层网点除常办事务外,其他能办事务都“一问三不知”,造成各网点办理事项不一致。

三是硬件设施落后。基层网点基本硬件设施配备标准老旧,不符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要求。如“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虽已建成并延伸至基层,但因基层硬件设备的限制,需要排队操作甚至无法实地操作“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

四是基层工作人员参差不齐。基层人员管理困难、流动性大,是因为基层自治组织人员待遇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且办理事项愈加繁多,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不能匹配,难以完全执行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任务,同时也难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为此建议:

一、统筹推进,完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要把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强化基层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实施,协调推进。从加强领导入手,成立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我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分工合作。乡镇(街道)明确政务服务为行政“一把手”工程,纳入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安排年富力强班子成员分管。加强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对服务中心人员定岗定位,统一配备主任和副主任,负责管理协调窗口工作。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将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乡镇目标考核,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政务服务督查巡查工作,执行严格的通报问责制度。

二、打造智能型“互联网+政务服务”形式,配备标准化设施。

一是规范硬件设施。将各业务受理中心统一到一个服务网点上,建立基层“综合受理”一窗服务机制。并更新基层标准化建设内容,统一配备高拍仪、网络受理取号一体机、自助复印机等一系列硬件设施。

二是梳理基层政务服务目录,形成基层“综合受理”标准化办事指南,从群众办事方便的角度统一标准制作事项办理流程图,并形成制度。

三、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下沉。在目前审批权限尚未完全下放的情况下,可以开设基层受理窗口开展“上级事项受理服务”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和邮政寄递,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愿景,帮助基层群众就近办、免排队。可逐步推出一批适合“智能秒办”服务事项,通过电子自助机自助办理的形式,办理教育、医疗、养老、公积金等一批高频办理事项。创新基层服务模式,结合基层自治的特点,开展“上门办”、“预约办”、“提前办”、“邮政寄递”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办事。

四、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工作人员“减负”,把基层服务机构单一管理,逐步转变到基层工作者、基层群众和专业化社会组织协同管理中,而使基层有限的人力能运用到管理的核心工作中,实现“减负”和“增效”同步推进。加大基层工作队伍的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服务基层工作特点的奖励机制,减少基层工作人才的流失,稳定基层队伍。加强基层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训,加快发展复合型基层工作人才,促进基层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


【打印正文】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190117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53号

专题专栏
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1-03-05 15:35    来源: 民盟柳州市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是基层群众的需求,也是新形势下简政放权改革的要求。目前各县区所辖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已建成政务服务网点,但对建设和运行情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基层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目前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整体上都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在公共服务上体现出“表面化”、“粗放化”的特点,基本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意志执行任务,协同机制匮乏且群众参与度较低,导致基层服务网点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低下,且空岗情况严重

二是基层政务服务事务繁杂。

(一)办事指南没有更新。基层政务服务网点办理事项繁杂,所使用的办事目录及操作指南大部分为2010年全市统一梳理版本,没有更新。

(二)办理事项参差不齐。部分先进基层服务网点如柳南区河西街道,已试点开展基层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改革;而一些基层网点除常办事务外,其他能办事务都“一问三不知”,造成各网点办理事项不一致。

三是硬件设施落后。基层网点基本硬件设施配备标准老旧,不符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要求。如“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虽已建成并延伸至基层,但因基层硬件设备的限制,需要排队操作甚至无法实地操作“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

四是基层工作人员参差不齐。基层人员管理困难、流动性大,是因为基层自治组织人员待遇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且办理事项愈加繁多,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不能匹配,难以完全执行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任务,同时也难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为此建议:

一、统筹推进,完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要把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强化基层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实施,协调推进。从加强领导入手,成立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我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分工合作。乡镇(街道)明确政务服务为行政“一把手”工程,纳入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安排年富力强班子成员分管。加强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对服务中心人员定岗定位,统一配备主任和副主任,负责管理协调窗口工作。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将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乡镇目标考核,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政务服务督查巡查工作,执行严格的通报问责制度。

二、打造智能型“互联网+政务服务”形式,配备标准化设施。

一是规范硬件设施。将各业务受理中心统一到一个服务网点上,建立基层“综合受理”一窗服务机制。并更新基层标准化建设内容,统一配备高拍仪、网络受理取号一体机、自助复印机等一系列硬件设施。

二是梳理基层政务服务目录,形成基层“综合受理”标准化办事指南,从群众办事方便的角度统一标准制作事项办理流程图,并形成制度。

三、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下沉。在目前审批权限尚未完全下放的情况下,可以开设基层受理窗口开展“上级事项受理服务”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和邮政寄递,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愿景,帮助基层群众就近办、免排队。可逐步推出一批适合“智能秒办”服务事项,通过电子自助机自助办理的形式,办理教育、医疗、养老、公积金等一批高频办理事项。创新基层服务模式,结合基层自治的特点,开展“上门办”、“预约办”、“提前办”、“邮政寄递”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办事。

四、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工作人员“减负”,把基层服务机构单一管理,逐步转变到基层工作者、基层群众和专业化社会组织协同管理中,而使基层有限的人力能运用到管理的核心工作中,实现“减负”和“增效”同步推进。加大基层工作队伍的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服务基层工作特点的奖励机制,减少基层工作人才的流失,稳定基层队伍。加强基层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训,加快发展复合型基层工作人才,促进基层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